信息与感知
课程简介:
《信息与感知》课程针对现代社会与国民经济各大领域的基本信息及其特征,系统地介绍信息感知的一般方法与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并辅以典型应用案例介绍。本课程从理论到实践,完整介绍各类信息的获取方法与过程,辅以实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信息获取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信息的主要获取方法与手段,了解信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对相关领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The course "Information and Sensing"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methods of information perception and the main mean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with typical application case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s and process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upplemented b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 helps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basic concept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aster the main methods and means of obtaining typical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cultivate interest in related field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32学时(含讨论、汇报6学时)
教学内容:
(一)信息与感知的基本概念(4)
• 信息与感知的基本概念(1)
• 信息感知系统组成(1)
• 信息感知的主要方法(1)
• 数据处理方法概述(1)
(二)物理信息感知(10)
• 几何信息及其感知(2)
• 力学信息及其感知(2)
• 磁、热学信息及其感知(2)
• 声学信息及其感知(2)
• 位置信息及其感知(2)
(三)化学信息感知(2)
• 化学信息感知(2)
(四)生物信息感知(4)
• 生物信息概述(1)
• 医学影像信息感知(1)
• 纳米生物信息感知(2)
(五)现代信息感知(4)
• 图像信息感知(2)
• 激光测距(2)
(六)实验(2)
(七)汇报讨论及作业(6)
• 汇报讨论-1(2)
• 汇报讨论-2(2)
• 汇报讨论-3(2)
成绩构成:
考勤20%(平时15%,实验5%)、汇报讨论50%、大作业30%
考核方式:
平时考勤:每次课堂考勤(包括实验),作为平时成绩依据。
汇报讨论:根据要求,任选一题,分组进行调研和分析,随堂汇报和讨论。学生采用PPT口头汇报,由任课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打分,最终成绩以老师和同学打分进行加权平均后形成。汇报主要报告自己的工作部分,共性的内容不需要汇报,打分依据包括选题前沿性、创新性、完整性等几个方面。
大作业:根据之前的选题内容,最后形成文字报告(word版),包括电子版和在纸质版,并签字,用于存档。要求参照学术期刊格式撰写,成绩有教师评定后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