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 工程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学时

(Credit Hours)

48

*学分

Credits

3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工程与社会

(英文)Engineering and Society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专业通识核心课

授课对象

Audience

本科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英文

*开课院系

School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工程与社会》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通识核心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伦理、工程交流两大部分。根据课程将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工程社会学,工程伦理学,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如何做好工程等。

在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论传授的同时,辅以案例视频教学,从案例教学入手进行工程社会学、工程伦理、工程建设方面的系统教育,将学生置身于一个体验的环境中,运用有关的理论观点对社会环境中的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判别分析。

本课程旨在系统帮助工科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及知识方法,使其能够灵活地将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工程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学生完善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树立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协调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大环境下工程实践的原则和规范,形成社会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将来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中文300-500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Engineering and Society’ is a professional general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have two parts,includeing Engineering ethics and Engineering exchange.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main areas: Sociology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ethics,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society and How to do projects.

When we teach the theoretical course, we will combine with the case of video teaching. From the case,we will systematically teach the sociology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ethics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le we set students in a environment to experience the case,we will make the use of releva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discriminant and analysis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society.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help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ability,the knowledge and the approach in engineering,making them flexibly apply th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method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Meanwhil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establish a sens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society,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d norm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society.It will make the students form social engineering aware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last,they will better combin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work closely in the future.

(英文300-500字)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掌握工程(A1)、工程社会学(A1)、工程伦理学(B1)的基本概念。

2、了解并认识工程与社会的关系(A1),学会处理基本的工程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3)。

3、了解作为一名工程师在具体工程中责任(B3,对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有基本的判别和分析能力(B1B2),学会思考如何避免工程伦理问题的发生(B3B4)。

4、掌握解决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B4

5.了解并认识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C1C2),能够客观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发展(C3,C4

6.认识和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流程(D1),掌握工程实施的基本原理(D2),熟悉工程的实施步骤与方法(D3

7.通过课程项目的实践,培养认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B2D4,能够简单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工程案例(D4

(注:须根据课程性质,着重描述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贡献,是课程目标的细化,专业培养计划内课程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贡献点相对应,并在描述语句后注明对应目标体系的代码,举例如下;其他类型课程请根据课程实施情况从三方面描述。)

1.  了解并认识工程与科学的关系(A3)

2.  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流程(A5.1,A5.4)

3.   通过课程项目的实践,培育认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B,D)和团队协作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A5.3,B3,C1)……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第一节.向工科学生开设课程的原因

第二节.我国工程与社会学科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课程研究的内容

2

讲授法

1、查找课外资料了解我国在工程与社会学科的发展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课程研究的内容;了解我国工程与社会学科的发展现状。

课堂提问

第一章 工程社会学

第一节 什么是工程社会学

第二节 工程社会学的开拓与兴起

第三节 工程社会学的重要性及前景展望

8

讲授法

1、初步掌握工程社会学概念;

2、查找关于工程社会学的相关资料,并以作业的形式表述自己对工程社会学的认识

能够理解工程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工程社会学重要性。

课堂提问

平时作业

第二章 工程伦理学

第一节 工程伦理学导论

第二节 工程伦理学研究综述

第三节 工程师的责任

第四节 工程伦理中的构架问题

第五节 工程中的诚实问题

第六节 工程与环境责任

12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1、理解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2、学会分析具体工程事故中的伦理责任

3、课后查找工程事故资料,并以思考工程事故发生原因及如何发挥工程伦理的作用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掌握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对工程伦理问题有基本的判别和分析能力,学会思考如何避免工程伦理问题的发生,理解工程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

 

课堂讨论

平时作业

第三章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技术工程对社会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对科学技术工程的影响

第三节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

12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1、理解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辩证看待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发展

3、从一个大学生角度思考所学专业对社会发展作用

了解并认识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够客观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发展。

课堂提问

平时作业

第四章 如何做好工程

第一节 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工程实施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工程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第四节 具体工程案例之建设工程社会学解析

14

启发式、

案例教学法、练习法

1、掌握工程设计的概念、工程实施的原理

2、理解工程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3、结合本章案例,以小组形式查找相关工程实践案例,加以分析后以PPT形式汇报

认识和理解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实施的步骤与方法,能够简单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工程案例。

小组完成工程分析报告并进行PPT汇报答辩

教学方式:(根据具体所需选择)

讲授法、练习法、启发式、注入式、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调查访问法、研究性教学法等

*考核方式

(Grading)

(成绩构成)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其中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记录、小组汇报、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即考试总评成绩=卷面成绩(闭卷)×60% +平时成绩×40% 。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1] 李伯聪.工程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

[2] 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 河南:大象出版社,第一版,2002

[3] 赵文龙,工程与社会.一种工程社会学的初步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6):65-88

[4] 李世新,工程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

[5] 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2009

[6] 美查尔斯·E,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006

[7] 刘则渊,许振亮,庞杰等. 现代工程前沿图谱与中国自主创新策略[J]. 科学学研究, 2007, 25(2): 193-203.

[8] 黄志澄,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48-51

(必含信息: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版次,书号)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课程总结:

日期 详细信息 截止时间